
在欧美国家,政界和商界的想法往往相差很大。以是否在芯片领域加大对中国的制裁为例,美国巨商们一个个坚决反对,但政客们却要强硬到底。就在9月14日,一群美国政客还向拜登政府施压,要求:进一步打击华为和中芯国际。
同样的情况,也发生在近日在欧洲被炒得很火的电动汽车领域。咱们都知道,中国在电车领域现在已经是相当强的存在。大量中国品牌,以近乎“席卷”的姿态进入欧洲国家。在这种情况下,日前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外宣布:“启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调查!”
他们要调查什么?如果是调查产品质量是否过关、产品是否符合欧洲进口标准,那咱没话说。偏偏,冯德莱恩要调查的是中国对本国电车的补贴问题。欧盟这些官员认为,中国电动汽车相较于欧洲各国汽车来说,便宜太多了,质量也过关。这样一来,将会严重“损害”欧洲市场。
说到底,欧盟不相信中国制造能用如此低的价格,做出这么好的产品。因此,便认为是中国政府对该领域的补贴太高,才让咱们的电车利润空间足够大。事实上,各国为了推动电车发展,都有自己的补贴政策,中国的补贴完全符合标准。
偏偏,冯德莱恩刚说要启动调查,德国人率先就坐不住了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、工业界,都对此事非常担心。他们的观点是:
1.欧盟想仅仅依靠反补贴调查来解决问题,根本没啥用;
2.他们认为中国肯定会作出反应,北京的报复几乎是必然的,搞不好中国会直接跟德国汽车来个决裂。
其实,欧洲人还是不太了解中国人的做事方式。中国从来都不屑和欧美国家一样,动不动搞行业“脱钩”、行业“决裂” 这一套。所谓的“北京必然会报复”,也不过是他们的臆想而已。德国工业界、汽车界真正担心的,其实还是他们自己的品牌在中国会受到重创。
德国车企,目前紧张成啥样子了?
就在本月初的时候,德国在慕尼黑举行的2023年德国国际车展,在世界汽车界这属于顶级车展。当天,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出席了。朔尔茨是来给“灰头土脸”的德企打气的,他带来了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烈计划,誓要振兴本国品牌。当着众人的面,朔尔茨呼吁:“不要被中国吓到,德企应该被激励!”
中国汽车“吓到”了德国?朔尔茨的话,让不少中国车友们感慨不已:那可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德国车企呀!
其实,关于此次德国汽车界、工业界反对冯德莱恩实施调查这一情况,中国方面早就有预判。
日前,在回应冯德莱恩启动调查一事时,中国官方就已经提醒过欧盟:“这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!” 也就是说,中国很清楚欧盟这种做法伤的是本国车企。他们不但达不到“杀敌一千”的效果,自己损失的还远不止“八百”。如今,德国工业界的反应,恰恰证明中国这种说法是对的,不然他们不会急成这样。
其实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:对像冯德莱恩这些欧盟的官员来说,他们思考的是自己的政治生涯,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各种“反华”举动,来突显自己的“胆色”和“强势”,他们才不会管车企的死活。命运掌握在这样的官员手里,欧洲的这些企业也确实是挺可悲的。
